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
偽裝有利於存活的先決條件是什麼?
[image Selenia dentaria][image Prunus spinosa]
Skelhorn J, Ruxton GD. (2011) Context-dependent misclassification of masquerading prey. Evol Ecol. 25:751–761. DOI 10.1007/s10682-010-9435-9
部份的物種會以改變自己的外觀或行為等方式達到隱蔽的作用,而這些方式稱為偽裝,並且相較於正常獵物,無經驗的捕食者較不容易發現偽裝的獵物。在此,作者以小雞作為捕食者,以Selenia dentaria作為偽裝的獵物,其幼蟲被認為有偽裝寄主植物(Prunus spinosa)的能力,再 (1)改變樹枝背景使獵物顯眼性產生差異 (2)改變獵物和枝條的量,結果顯示,當獵物數較多且和背景相比較突出時,對有經驗的捕食者而言是最有利的;在與背景相比,顯眼性差的獵物其捕食者攻擊延遲的時間也比較久。因此,作者認為結果顯示偽裝可能要付出代價,且捕食者的決定可能是相當複雜而受多因子影響的。
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
掠食者的保守食性使得稀少且醒目的獵物得以生存
Marples NM, Mappes J. (2011) Can the dietary conservatism of predators compensate for positive frequency dependent selection against rare, conspicuous prey? Evol Ecol. 25:737–749. DOI: 10.1007/s10682-010-9434-x
簡介
由於顯眼性色彩容易吸引天敵的注意,警戒色在演化初期對獵物來說是不利且少見的,但若長期只供給相同獵物時,此獵物顯眼性表型中的anti-apostatic個體將被選汰出來。因此,作者以大山雀作為捕食者,杏仁作為人工獵物,測試於隱蔽獵物中19代顯眼性個體和捕食者的捕食行為之關係。結果發現,顯眼性獵物在初級的被攻擊率最高,使具警戒功能的顯眼性個體無法存活,但期捕食者有17隻(24%)會拒決捕食顯眼性獵物。因此,顯眼性獵物要在隱蔽族群中存活是困難的,但在捕食者的捕食行為篩選下,會促使警戒色在演化中被保存。
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
演化的軍備競賽─紅皇后與有性生殖
程樹德(2010) 紅皇后與有性生殖。PanScience。http://pansci.tw/archives/3745
作者於短短的一文中敘述了幾件事:
a. 范華倫(Leigh van Valen)於化石堆中悟出”紅皇后假設”:「表示物種必須不斷演化,才能在競爭中保持現有地位,不致於被競爭者淘汰」
b. 有性生殖的優勢在於造成個體基因的重新排列組合,使族群位於不斷變動的環境中有存活下來的機會,或者也能藉此刪除因突變而產生的壞基因;反之,無性生殖無法去除壞基因,甚至可能將其累積,而此稱為穆勒撐高機(Muller’s ratchet)理論。
c. 彩票理論(lottery principle):無性生殖如同購買大量同號碼的彩票,而有性生殖如同買少量但號碼均不同的彩票,兩者相比時,前者中獎的獲益較高,但是後者中獎的機率則比前者高。
d. 一個共同研究,以病毒與細菌的共同演化實驗表明:兩物種在共演化下,其演化速率會比單獨演化要來得快,此結果則支持范華倫的軍備競賽假說。
總結:自然界的物種多以共演化的方式進行軍備競賽,而有性生殖則為其中一種使族群於競賽中增加存活機會的方式。
環境背景和掠食者的覓食行為有什麼關係?
[圖片來源: http://online-field-guide.com/Chaunusmarinus.htm]
González-Bernal E, Brown GP, Cabrera-Guzmán E & Shine R. (2011) Foraging tactics of an ambush predator: the effects of substrate attributes on prey availability and predator feeding success. Behav. Ecol. Sociobiol. 65: 1367-1375. DOI: 10.1007/s00265-011-1147-9
掠食者在覓食時會挑選適合埋伏的地點,例如甘蔗蟾蜍(Rhinella marina)會選擇在有人工光源的開擴地覓食。作者將實驗分成兩部份:首先,野外實驗將橡膠墊(1.5×1.5 m)置於野外光源下的地面進行實驗,看在不改變墊子數量、大小及獵物種類之下,不同色彩(黑色和白色)及紋路(光滑和粗糙)之間對捕食行為的影響,結果發現蟾蜍偏好白色粗糙的墊子;另外,作者也進行室內實驗去控制獵物的色彩,發現 (1)白色背景下,捕食者便於搜尋深色獵物 (2)粗糙背景時,獵物的移動速度也會降低。因此,動物的覓食行為,不單只受獵物密度影響,也會受覓食環境的影響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