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

為什麼警戒性物種常會聚集過夜?



[image]
Pegram KV, Han HA, Rutowski RL. 2012. Overnight perching aggregations of the aposematic Pipevine Swallowtail (Battus philenor: Lepidoptera: Papilionidae): implications for predation risk and warning signal use. Th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he Lepidoptera. 45: 9-16.[Online information has not been updated]

警戒色除了能加速捕食者的迴避學習之外,也會提高自身被捕食者發現的機率,所以具警戒色的物種,演化出利用相互聚集的方式入夜,以分散捕食風險。在此Pegram等人則認為除了以個體數分散捕食風險之外,聚集可能也會改變翅紋訊號而影響捕食者行為,因此,以Pipevine Swallowtail進行觀察,於野外及圈地內探討個體及群體入夜的棲息行為,記錄蟲體姓別、日出日落時間、環境狀況及日落前1.5小時至日落後半小時內蟲體的狀態及行為進行分析,發現雖然Pipevine Swallowtail以聚集過夜為主,但仍有部份個體選擇獨處,並且 (a)在聚落中的性別比是沒差異的 (b)個體在環境中對於棲息位置是有所選擇的:選擇低光照條件或高處以勸阻捕食者攻擊行為 (c)聚集時可能因為相互擾亂降低警戒信號的強度 (d)停棲角度可能使影響警戒信號的呈現:增加警戒的面向、改變信號折射角度降低顯眼性 (e)停棲角度改變,於日出時可增加能量吸收的表面積 (f)日出後個體將離開過夜棲地,正好避開捕食者主要的活動時間,因此,可能基於這些理由,入夜後的群聚休息才被留存下來。